更多奶粉品牌入局,特配粉行业将“特”速发展-yb亚博全站首页

更多奶粉品牌入局,特配粉行业将“特”速发展

近年来,婴配粉赛道持续震荡,为了稳住大盘,寻找生意的新增长点,乳企们将目光锚定更加细分的赛道。据cbme数据显示,在母婴店未来奶粉品类增量赛道的调研中,特配粉的期望值最高,55.6%的调研者认为,特配粉将是母婴店未来奶粉品类中为数不多的增量赛道。

但高门槛使众多玩家望洋兴叹,研制端企业需要集研发、临床、注册、生产等流程为一体,对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了超高要求。高门槛也使市面上的特医食品类型扎堆,很多罕见病等细分品类还未实现研究上的突破。

随着更多乳企入局,特医行业将出现新的变动,市场教育也将进一步得到完善,下半场的竞争局势也逐渐明朗。

一片超高速发展的刚需蓝海

1957年,世界上第一个“特医食品”诞生,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特医食品在中国、美国、欧洲等国家得到普遍的应用和发展。进入21世纪,特医食品受到中外医学界前所未有的关注,相关产业开始高速发展。

据艾媒咨询数据,中国特医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16-2022年间持续扩大,2022年市场规模为119亿元,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140亿元。

与某些动辄千亿市场规模的品类相比,特医食品的市场盘子还很小,但业内人士对特医行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当然,这些信心并不是空穴来风的。

据相关部门统计,国内新生儿过敏率达40.9%,近20年婴幼儿食物过敏增长超过200%,婴幼儿乳糖不耐受率46.9%-70.0%,每年约有120万早产儿出生,还有众多苯丙酮尿症等特殊体质的婴幼儿。

而在临床营养支持中,特医食品不可被替代,对特殊体质婴幼儿,特医食品就是刚需。

但由于市场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据一些门店反映,“很多顾客对特配粉的认知程度低,并不认同它们的营养价值,只有医生告诉要买特配粉的时候,她们才会购买。”但我们观察到,现在的消费趋势正向好,市场教育成果初显。

据魔镜数据统计,2022年淘系特配粉成交额为9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35.07%。2023年1-7月,淘宝天猫平台防腹泻/抗过敏、低体重/早产儿奶粉的销售额分别同比上涨18.5%、31.8%。

除了线上,线下门店的特配粉销量也有所增长,我们从一些母婴门店处了解到,“从去年开始,来店里询问特配粉的顾客变多,成交变得更容易。我们也上新了更多的特配粉品牌。”

消费者、消费欲和消费力三方利好,未来可期的特医行业同样也吸引了各路掘金者。据母婴前沿统计,截至2024年3月,国内共有57家企业,167款特医食品配方通过注册。而就在2018年,国内通过注册的特配食品还仅有5个。可以说,在六年的时间里,中国特配食品行业实现了超高速的迅猛发展。

乳业玩家有限,更多细分赛道未被挖掘

但实际上,近两年才火起来的特医食品市场覆盖率还很低,据cbme 2023年数据,特配粉的线下渗透率仅47.8%。由于入局门槛非常高,对入局玩家的科研实力、财务水平、渠道建设等综合能力的建设都提出了超高标准的要求。据业内人士透露,“除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专业要求外,生产特医食品还需要与医学科研机构联手研发,具备临床试验等各种条件,研发周期太长,光从立项到取得生产资质就需要3-5年,再投入生产与产品正式上市,需要消耗的时间成本巨大。”

高门槛是阻碍也是机会,国内外乳企纷纷布局。截至目前,国内仅16家乳品企业旗下73个特配粉完成注册,包括雀巢(13个)、达能纽迪希亚(7个)、贝因美(4个)、飞鹤(4个)、伊利(1个)、圣桐特医(10个)、雅培(8个)、美赞臣(3个)、惠氏(2个)、宜品(4个)、明一(2个)、澳优(3个)、每日乳业(2个)、天津澳斯乳业(1个)、爱优诺(7个)以及最新入局的君乐宝(2个)。名单如下:

通过注册的企业名单及配方统计

其中,国内乳企的特配粉数量占总量的45.7%,外资品牌仍占国内特医食品市场的主流。据达能、雀巢等多个外资奶粉品牌的2023财年年报显示,中国市场专业特殊营养业务销售额均实现提升。

但国内相关企业也在加速布局。首先,国产奶粉头部企业飞鹤、伊利、君乐宝首次在特配粉赛道齐聚,这意味着国产头部奶粉企业更加重视特配粉赛道,特医市场教育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强。其次,2024年开年以来,新增8家中国企业进入特医食品赛道,市场将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与成熟发展。

若按类型分,167款特配食品包含全营养配方、电解质配方、碳水化合物组件、无乳糖配方、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蛋白质(氨基酸)组件、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蛋白质组件、氨基酸配方、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母乳营养补充剂等17种类型。其中主打全营养配方类型的数量最多(有55个);其次是电解质配方(有23个)。

167款配方类型统计

从类型来看,特配食品主要集中在全营养配方食品、电解质配方食品、碳水化合物组件配方食品、蛋白质(氨基酸)组件配方食品、无乳糖配方食品、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和乳蛋白部分水解配防食品上。而像针对深度水解、遗传代谢病、甲基丙酸血症、苯丙酮尿症等罕见病的特医食品因受众小或研发难度大,市面上缺少相关产品。消费者只能依赖跨境电商,但跨境电商的消费链路太长,大幅度增加。

比如“柠檬宝宝”。“柠檬宝宝”无法将吃进去的蛋白质和部分脂肪代谢,从而变成了酸性的“毒”,损伤宝宝的大脑、神经系统以及身体各脏器。目前国内市面上还没有针对“柠檬宝宝”研发的特配奶粉,据相关人士表示,“大家平时主要靠海淘购买奶粉,价格高且流程长,一旦断货,孩子就面临着生存危机。”

同样,还有更多患罕见病人群没有配套的特配食品。国家也在大力鼓励企业加强对罕见病特医食品的研发,相关配方可以得到优先审理。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修订发布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中提到,罕见病等类别特医产品将优先审评,时限缩减至30个工作日。

高门槛是行业机会,也是发展痛点

据业内人士透露,“若在婴配粉板块搭建一个金字塔模式,顶层最赚钱的一定是特配粉,其次是羊婴配,之后是有机婴配,最后是普通牛婴配。”

婴配粉板块金字塔模型

特配粉之所以能坐稳金字塔尖,主要取决于高门槛和强需求,这两点既是行业得以快速稳定发展的基石,也是令众多玩家望洋生叹的症结所在。

而特配粉门槛正在一再提高。2024年1月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食品委托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明确禁止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进行委托生产。这意味着小作坊彻底无缘特配粉了。

实际上,新规定并没有想象中的让特医行业重新洗牌,“槛内人”仍旧是“槛内人”,“槛外人”还是“槛外人”。

对此,一位乳业专家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婴幼儿配方奶粉早就明确规定不允许代工,企业们也都在调整,经过几年的时间,现在基本上没有代工的产品,市面上的品牌都有自有工厂。”

其实除了企业入行门槛太高,消费者认知度不足、门店专业度不够、产品鱼龙混杂等问题也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随着更多像君乐宝这样大型企业入局,市场上对特配粉的宣传和相关知识的普及也将进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消费者对特医食品的认识也将加深。同时,渠道也在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专业价值,像一些门店推出的义诊活动等。

东风已备,特医市场将“特”速发展。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最近文章
  • * 暂无运营文章

  •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opt/lampp/htdocs/wp-content/plugins/wp-baidu-submit/submit_log.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权限不够 in /opt/lampp/htdocs/wp-content/plugins/wp-baidu-submit/wp_baidu_submit.php on line 74

    warning: fopen(/opt/lampp/htdocs/wp-content/plugins/wp-baidu-submit/robots_log.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权限不够 in /opt/lampp/htdocs/wp-content/plugins/wp-baidu-submit/wp_baidu_submit.php on line 75

    warning: fwrit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ean given in /opt/lampp/htdocs/wp-content/plugins/wp-baidu-submit/wp_baidu_submit.php on line 79

    warning: fclos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ean given in /opt/lampp/htdocs/wp-content/plugins/wp-baidu-submit/wp_baidu_submit.php on line 8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