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中心赛道内,久违地迎来一个新ipo。
6月27日,圣贝拉(saintbellainc.)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然而,在它之前上市的几家月子中心,除了爱帝宫还在苦苦支撑外其余均已黯然离场。在此背景下,圣贝拉凭什么逆风而行、真实运营现状又是如何、月子中心还是门好生意吗?
或许,答案能在它披露的超过400页的详尽文件找到。
三年连亏累计超7亿
众所周知,“坐月子”是我国一项传统习俗,通常是指产妇分娩后需要休养来进行身体恢复和心理转变。随着人们品质生活和认知程度的提升,于是能够提供产妇和婴儿专业护理、育婴指导、心理辅导等服务的月子中心在澎湃需求中应运而生。
2017年,圣贝拉紧跟潮流在杭州开了首家月子中心。而后便一发不可收拾,逾六年时间先后推出超高端月子中心品牌“圣贝拉”、侧重心理健康的高端月子中心品牌“bella isla”,以及高端月子中心品牌“小贝拉”。同时,相关门店在国内外遍地开花。截至2024年6月,月子中心体量已达到59家(包括47家自有和12家第三方持有)。
除此之外,圣贝拉为了获取更长的客户生命周期价值,在2018年推出「予家」布局家庭护理服务,2021年收购「广禾堂」进军女性健康功能性食品。2022年以产后修复「产后研修所」、功能性内衣「s-bra」,进一步完善产后修复服务。
至此,圣贝拉拥有了三条业务线,分别是月子中心(包括产后护理服务及产后修复服务)、家庭护理服务及女性健康功能性食品。而据官方披露数据,2021-2023年(简称“报告期”)三大业务收入合计,分别为2.59亿元、4.76亿元及5.60亿元。
对于这三年的收入表现,圣贝拉在申报稿中多次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3年超高端月子中心产生的收入计,我们是最大的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按2021年至2023年收入增长率计,我们亦是增长最快的规模化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圣贝拉的收入在增长,但却并未真正盈利。在报告期内,圣贝拉年内亏损分别为1.22亿元、4.12亿元及2.39亿元。究其原因,就在于其收入难以覆盖各项开支和成本。在此之下,圣贝拉能够依旧保持扩张,是5年时间的7轮融资,高榕资本、腾讯、中国人寿、唐竹资本等资本在其背后助攻。
可问题在于,长期依赖外部资本输血而缺乏自我造血能力,这样的发展模式是否具备可持续性,这或许需要圣贝拉深思。毕竟,投资者追求的是投资回报。
超16万高客单的月子中心生意“只是看上去很美”
从业务板块的细分来看,圣贝拉的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于月子中心业务,其贡献占比稳定维持在约80%的高位。然而,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指出:2023年,我国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22年减少300多万人。不仅如此,受生育观念变化、婚育推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23年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继续下降。
目标人群数量的下降,导致了月子中心整体市场需求的收窄。那么,圣贝拉的月子中心业务又如何?据披露数据:报告期内,月子中心分别收入2.33亿元、4.07亿元及4.68亿元。而该业务之所以表现亮眼,除却扩张所致外,更得益于高客单价。
从申报稿中获悉,按品牌划分的月子中心套餐价格(以入住28天为例),其中圣贝拉、bella isla和小贝拉分别是从168800元起、98800元起和68000元起。而实际营运数据显示:在报告期内,每间产后护理服务房每晚的平均合同价值,圣贝拉分别为6726元、6740元、6887元;小贝拉分别为2975元、3328元、3478元。
但即便如此高的价格,依旧难以挽回圣贝拉亏损之势。此前,笔者就在《月子中心的b面:高客单价下也有“隐痛”》(点击可跳转阅读)中提到,高客单的月子中心“只是看上去很美”。因为要维持“高大上”的形象,月子中心通常要投入大量资金。
据了解,圣贝拉在月子中心业务上采取了轻资产模式,运营主要依赖于酒店运营商提供的住宿设施。尽管这有助于其快速发展月子中心规模,并实现新中心的较短投资回收期。但实际上,背后的投资成本依旧不小。
因为圣贝拉的月子中心在选址上,主要集中于上海、北京、南京、珠海等一二线城市的高档酒店内,也有部分被设于独幢别墅。这种运营模式下,圣贝拉月子中心的租赁及相关成本(包括使用权资产折旧),在报告期内的金额分别为0.71亿元、1.23亿元及1.26亿元,占相关期间销售成本总额的39.7%、37.2%及35.4%。
同时,增加了运营和业绩风险。圣贝拉在申请文件中坦言:“我们通常不会与酒店运营商订立长期协议。若酒店运营商选择终止或到期不续,将面临为新运营中心选址的难题。此外,财务状况尤其受到租金波动的影响。”
当然,这还只是冰山一角。膳食、人力、营销等费用也居高不下。例如:报告期内,第三方产后修复服务成本分别为1045.6万元、1453.1万元及1651.8万元;广告营销等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2770.8万元、3445.3万元及4420.1万元……
面对环境不景气和成本高支出的双重压力,让月子中心这门生意变得愈发难做,已有不少企业面临经营困境,最终不得不做出调整或遗憾退出市场。那么,圣贝拉在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多久?
启动多元化发展战略,成效尚未显现
对此,圣贝拉深谙其道,所以开启多元化发展。但从业绩上来看,家庭护理服务、女性健康功能性食品业务目前只是对其收入起到补充作用,报告期内二者叠加起来的贡献占比也未超过20%。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两大板块收费同样不菲。
其中,家庭护理服务3个月-36个月的家庭护理服务套餐价格范围为每年17.28万元-38.40万元;而女性健康功能性食品的价格范围在59元-2380元。从毛利率的角度观察,相较于长期维持在约30%的月子中心和家庭护理服务业务,女性健康功能性食品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从2021年的13.7%提高至2023年的63.3%。
据悉,2023年圣贝拉与日本领先养老服务公司木下集团订立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根据市场需求探索并推进养老护理服务。同时圣贝拉还着眼于海外市场,正逐步进行布局与拓展,目前已在新加坡和美国大洛杉矶开设相关中心。
然而,扩张和增收之下,乱象难解。例如,消费者在圣贝拉可能遭到推销。圣贝拉表示:“我们员工薪酬包括基本薪金、津贴及奖金。其中,奖金主要基于他们的销售贡献表现。因此,我们的员工或会被诱使采取我们所未知且不恰当及过分的销售行为,可能涉及建议客户购买非必要或不合适的服务或产品,以提高其销售额。”
而圣贝拉也同样因激进营销而被罚,如:2021年-2022年期间,北京贝康泽恩因从事无证行医而受到两项行政处罚,分别罚款3000元及15.01万元;此外,2023年,贝康广禾因对一款女性健康功能性食品进行保健宣称,被罚款1万元。
综上,作为行业内知名企业的圣贝拉,生意尚且如此难过,那么众多中小型月子中心又能好过到哪里去?但诸多新战略并行,也能看出圣贝拉在积极谋求新增长,那么未来它是否能扭转乾坤,让我们静待后观。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