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和产业链加速融合,数字化转型建设已经成为品牌在多元化精耕时代下,打造良性循环机制,实现红海突围的关键。在此之下,有不少品牌在数字化布局上不断探索和突破。
其中在关乎中国宝宝健康成长的婴配粉行业,伊利金领冠凭借品质实力,基于对消费者精准洞察,首创的“数字化三位一体”运营体系,精准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为婴配粉行业数字化变革提供了解题思路。
全链路数字化升级,强化品牌精细化运营能力
近两年来,奶粉品牌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伴随着奶粉市场集中度的持续提升,使得各大品牌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而“二次配方注册制”的实施,更是让新一轮洗牌期加速到来。
另一方面,在消费升级下,当代父母对奶粉品牌的产品品质、消费体验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渠道端的选品逻辑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再单纯的只看利润,更注重产品本身和附加服务。
从以上种种现象中可见,唯有在“产业链端、渠道端、消费者端”精耕的品牌,才有可能在奶粉行业的下半场中突围。在此之下,“数字化转型”就成为了奶粉品牌决胜的关键,因为它能够从奶牛养殖、生产加工到奶瓶的每个环节都实现深度的协同联动。
而嗅觉敏锐的伊利金领冠,早已洞察到这一趋势变化,并积极推动品牌数字化转型。在养殖端,伊利金领冠牧场中的每一头奶牛都有专属的“身份证”,不仅能及时记录奶牛的健康、运动、产奶、产犊等情况,还可以将所有的信息集成建立成电子健康档案。
在生产端,伊利金领冠采用被称为“核心大脑”的mes制造执行系统,通过将所有生产设备连接到系统,可实现生产过程实时监控,保障安全稳定生产。更重要的是,伊利金领冠借助数字平台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可以捕获消费者的新需求,对产品进行优化和更新。
此外,伊利金领冠以数字化手段,优化了品牌服务的即时性、体验性和专业性。就例如:ai智能客服系统不仅可以提供7*24及时应答,还能基于大数据模型和标签管理,对不同场景下的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和反馈,真正实现了千人千面精准服务。而针对私域用户,伊利金领冠更是专门搭建了以数据驱动的会员体系,以进行深度服务。
而今,伊利金领冠又创新性的提出 “数字化三位一体”运营体系。围绕经销商、门店、消费者三大核心场景,以创新数字化生态系统为重要入口,在提升运营效率和仓储数字化管理能力的同时,赋能渠道,并且可以更好的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
据悉,本次伊利金领冠升级了“罐底码”和“罐内码”,既增加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和粘性,又给予消费者更多的安全感与体验感。
自2020年起,伊利金领冠就一直通过扫描“罐内码”得积分的方式,来和消费者互动。在此次数字化升级后,罐内码将在以往的积分福利基础上,增加额外的抽奖机会,可以更好的增加二者的互动粘性。而全新升级的罐底码则增加了全链路追踪,消费者可以充分了解产品对应的城市、门店、经销商、仓库和进货时间等信息。
同时,罐底码的升级也有利于品牌对渠道端的管控,建立更健康的市场秩序。而通过智能建模和人货场大数据,伊利金领冠还将帮助终端门店优化产品布局、制定更适合的动销方案等等。
以上种种举措也意味着,伊利金领冠真正地实现了“从牧场到奶瓶”的全链条智能化运营。
科研赋能,夯实品牌核心竞争力
如果说数字化布局是伊利金领冠在行业领跑的战略手段,那么过硬的产品质量、扎实的研发实力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才是该品牌实现长效增长的关键所在。
作为中国早期开启“母乳研究”的乳企,伊利自2003年就率先启动了中国母乳研究项目,并且这一走便长达约20年之久。不仅建立了中国首个企业级“母乳研究数据库”,而且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乳业发达地区,还织起了一张庞大的“科研人员网络”,共同推动对母乳营养的研究。
也正是如此的坚持,让伊利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1000多万母乳成分数据,获得了5项核心配方发明专利,14项中外专利授权认证。而这些研究成果也被打造成更适合中国宝宝的“中国专利配方”,应用于金领冠系列产品当中。
其中,包括原装原罐进口金领冠睿护草饲、有机金领冠塞纳牧、羊奶粉金领冠悠滋小羊和a2奶粉金领冠菁护等。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被伊利视为“王牌产品”的伊利金领冠珍护。
据了解,金领冠珍护不仅采用“α β创新蛋白组合”、“专利核苷酸组合”的中国专利配方*。更是在此基础上,添加了突破性乳源二代opo,4倍活性益生菌。并且突破性地添加了被誉为“母乳中脑黄金”的臻稀乳脂球膜和乳源燕窝酸,以强大的创新性六维易吸收体系全方位呵护中国宝宝健康成长。
除却,在配方上面的强大外,该产品的奶源还是从伊利上千家自有牧场中严苛甄选自头部的1%。并且全程都以4℃冷链运输,在2小时内直达工厂。采用的百秒瞬时工艺可以让100%生牛乳一次成粉,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营养素的高活性。
随着奶粉行业竞争加剧,数字化布局、科研创新实力将成为奶粉品牌打造效益增长的关键。而伊利金领冠显然已提前领跑,未来该品牌又能释放出怎样的势能,值得期待。
**5项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80013841.3、专利号:zl201510291739.7、专利号:zl200810241156.3、专利号:zl201510300587.2、专利号:zl201510290842.x;
***欧洲(10国)发明专利,专利号:ep3266310;澳大利亚发明专利,专利号:au2016228670;新西兰发明专利,专利号:nz735399;印度尼西亚发明专利,专利号:idp000069361; 马来西亚发明专利,专利号:my186145。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