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利润越来越低,本质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化危机为增长的契机?
奶粉的毛利问题,大家恨得要死。首先,我想问一下,大家知道奶粉的价格为什么会一跌再跌吗?我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洞察,以此来给大家讲讲为什么奶粉的价格会下降,卷它是个现象,那它的本质是什么?
2008年以前,普通奶粉的价格是100-150块钱 ,200元在以前就算高端的了。但是你们知道2019年高端奶粉的平均售价是多少吗?是438.2元每公斤,平均的售价也要在250元每公斤。那世界平均水平是多少?是166元平均每公斤。但是现在很多门店就说,奶粉价格越来越低了。在这背后,压缩的不是质量,而是水分。其实品牌方的出厂价是没有降的,那压缩的是谁?是渠道和门店的利润。
为什么奶粉的价格2008年以前是100~150块,现在已经被炒到了平均价250块每公斤了。膨胀的是什么?膨胀的是渠道利润。因为在四大粉还是主流的情况下,大多数品牌方都把渠道、门店当大爷,给到了它们大部分的利润。然后,在母婴行业升半格甚至升一格这样的一个消费水平下,包括我们国民gdp都在飞速的增长,所以这个时候奶粉品类就出现了非常大的水分,原来成本很低的东西一下子卖到了很高的价格。
但随着现在的经济下行,包括出生人口降低,这个时候水分就被挤出来了,挤的就是我们渠道的利润。接下来,奶粉价格还会一降再降,是因为奶粉的价格会进行第二轮的搏杀。也就是现在品牌方的出厂价还没有变,但随着奶粉行业头部品牌越来越集中,品牌也会重新分配自己的利润,它可能会抽取一部分的利润去给到渠道,这是未来的一种可能。大家知道奶粉品牌现在前10名已经在行业中占了多少体量吗?现在奶粉排名前10的c20品牌大概占了整个行业的70%的体量,前三占60%。
我再给大家分享一个数据,其实我知道很多品牌方他们每年的销售目标,奶粉厂家排名前20的,他们定的目标总量加起来是多少?2000亿!但是大家知道整个婴配粉市场的体量才多少吗?才1000亿。所以婴配粉行业会继续搏杀,杀到后来的话,可能只有十几个,甚至是10个或者是5个。欧洲很多国家其实已经是c25了,只有5个品牌。我们再讲下如何抵抗奶粉第一梯队的这些品牌于我们利润的剥削。
垄断品牌:产品利润 垄断利润
首先,我给大家讲一个卡塔尔效应,就是当一个市场形成垄断的时候,那么头部的1~3个品牌就会开始联合或者达成一种默契。比如,在价格维度上结成联盟,将行业价格维持在一个特定的水准上。
为什么我们现在觉得奶粉厂家的出厂价那么高,但终端价格却那么低,可它们却还能在渠道中活着?为什么垄断品牌对于我们而言越来越掣肘?这是因为垄断品牌的利润是由两部分构成的,第一部分叫产品利润,第二部分叫垄断利润。所以说当第一梯队这些品牌成为垄断品牌之后,咱们就非常被动了。
这个时候我们有两种办法:
第一种,扶持第二梯队。因为只有让第二梯队永远对第一梯队保持竞争威胁,第一梯队才不敢去做垄断的这种政策了。大家要知道垄断的本质是竞争消失了,所以第一梯队的品牌会越来越强势。那解决问题的核心,就是我们重新去给第一梯队建立竞争关系。大家会想我们能扶持得起来吗?消费者进店之后,点名就要第一梯队的这个品牌,没有可能客户就走了。其实扶持第二品牌,是有方法和技巧的。举个例子:当有业代或者当有业务员来我们门店问情况“最近咱们家某些品牌卖得怎么样”,以往我们门店就是说“卖的不错”。但现在门店会这么说“卖得不错,但其他品牌也卖的很好。”那这几个其他品牌就是第二梯队的品牌,这个时候紧张的、焦虑的是那些业代们,不是我们的门店。他会觉得这怎么可能对吧?这个是什么情况?我要写一下巡店记录:门店说某品牌卖得不错,销量增长30%。然后,这些品牌也不会提其他的需求了。
第二种,扶持交叉品类。以前一直有一句话叫干掉泡面的不是更好吃的泡面,而是外卖。意思是,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的这些品牌的竞争对手到底是谁?比如说,儿童粉的竞争对手,直接性的是奶粉!还有可能是乳酸菌、益生菌、液态奶、鲜奶!因为其实宝妈她需要的不是儿童奶粉,也不是乳酸菌饮料,她需要的是可以让孩子更健康的一种yb亚博全站首页的解决方案,从3岁到12岁。而这种yb亚博全站首页的解决方案可能是儿童粉,也可能是乳酸菌,也可能是水奶等等。所以这个时候当有一些大品牌的儿童粉,来问门店销量最近怎么样。我们可以跟他讲:“最近你们销量不错,某某品牌的儿童粉销量不错,增长的势头还蛮稳的,还可以说最近乳酸菌其实做得不错。”包括很多喝牛奶粉的宝妈,我们其实是可以推羊奶粉、推有机的。当我们这些上游的供应商存在危机感,他们对我们的政策要求就会更多。总结来讲,抵抗第一梯队的这种强势,核心办法就是重新给它建立竞争关系。我们可以用两张牌:第一张我们要让它们感觉第二梯队现在做得很不错;第二张就是交叉品类的打击,告诉牛奶粉这些品牌,现在有很多宝妈开始喜欢羊奶粉了,或者是我主推羊奶粉。
我们需要扶持的不是第一梯队,而是第二梯队。这些第二梯队它们更需要我们,我们也更需要它们。还有交叉品类的,我们用羊奶粉去和牛奶粉竞争,我们甚至用骆驼奶粉、牦牛奶粉去跟传统的牛奶粉去竞争,这个是我们的一个要点。
母婴店选品的迭代,出行、文具、零辅食、潮妈美妆、潮流玩物
接下来,我们再讲关于品类重构这件事情。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江苏有一家母婴精品店,它有十几家直营和几十家加盟,但是它的奶粉、纸尿裤占比极低。低到我觉得说出来,可能大家会觉得我吹牛,奶粉 纸尿裤占比是5%,95%是出行、文具、零辅食、潮妈美妆、潮流玩物。
并且它的目标客群并不是0~3岁的母婴门店,而是聚焦在了3岁到6岁的中童,也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这是因为在它们当地有非常强势的母婴连锁,所以它们的母婴店做成了专业选品店,这个是时候它们的用户就是那种幼儿园小朋友的宝妈,像儿童粉在它们那边卖得还可以的,这个品类我是没有算在5%里面的。
选品要点
其实现在很多门店的选品逻辑都已经变了,今天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下选品的要点。原来我们的选品主要是什么?无非就是产品、品牌、毛利这三点。但是未来我们的选品,除了这三点之外,还要再考虑其他因素:第一个渠道口碑;第二个价盘稳不稳;第三个资金投入;第四个品牌赋能手段;第五个品牌热度,这个不代表这个品牌的体量。比如说,特斯拉它的品牌热度比大众要高,但是特斯拉的销量远远是没有大众高的。包括像我们母婴的品类hegen,品牌热度很高,但它的销量不一定比其他营养品辅食都要高;第六个是产品的趋势,就是指它发布新品的这种迭代的趋势,不要一个单品打天下,一个单品做三年;第七个团队; 第八个消费评价,可以看看这个品牌产品以往的消费评价,到底这个产品用下来会怎么样,还有它的成长性怎么样?这些都是以后我们未来的选品要点。
选品6看
第一个是看小红书;第二个是看天猫旗舰店,但不是看它的销量多少,也不是看它的评价。看的是价格弹性,价格是非常的稳定,还是像过山车一样的。第三个看京东自营,这个产品是不是在京东上有自营店?因为这个取决于品牌有没有定价权。如果是品牌自营的话,它有定价权的,我这个产品的话我卖399就399。但如果是京东自营的话,品牌是没有定价权的。本来京东上面卖399,你门店是卖350,你觉得我有优势,但在京东做个618,立马就330。你的宝妈就会找你投诉了,以后就不信任你了。第四个看窜货平台;第五个看拼多多;第六个看行业媒体。
自有品牌
关于自有品牌这件事情,我建议今天在座的各位店主们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未来一定要发展我们的自有品牌。自有品牌不一定要做的那么重,像婴配粉一样自己干工厂这个很难。其实我今天讲的很多东西都好重,营养品的这种服务,我觉得也很重。为什么现在很多的母婴门店都没有做营养品,就是因为它做不了,坚持不下去。但未来我们营养品如果做得不是非常专业的门店,我认为它是可能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的。另外,选品和第一梯队的奶粉博弈,我觉得也很重。今天我在这块不展开,因为我觉得对于大多数店主来说,这个不是目前主要的任务,但是我想给大家在心里面敲一个钉子。我举个例子:北京有一个母婴店,它的奶粉占比从来就没有超过30%,但是它有两个品类是自有品牌,一个是它的服装,另一个是它的食品。它有一个区域专门是放各种各样新鲜的母婴食品,你还可以试吃。其实它的服装和食品都是它自有品牌,当然不是它生产的,但是它控了供应链。所以说起自有品牌大家现在会觉得比较遥远,但是我认为自有品牌一定是比较强的母婴门店以后的一个未来趋势。因为你如果干自有品牌的话,你会发现太赚钱了,你的利润去除了经销商和当中的环节,实在是太诱人了,你卖一件衣服可以抵上别人卖三件衣服。
如何让用户不被电商转走?不被各个平台洗劫?我们需要做好哪些事?
在当下,想要做好毛利,我认为就要做品类的重构。我前面给到了选品要点、选品6看,以及提到了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大家可以考虑一下做自有品牌。除此之外,毛利还有第三个问题,就是会员忠诚度。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95后的宝妈没有忠诚度可言,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客观因素,也有部分的原因是主观因素。
给大家分享几个数据:一个成熟的系统,它们会有大概100~200个的会员标签,普遍情况下也要在70~80个会员标签。那么再问下,我们现在的店主你们现在导购手上的这些宝妈们的标签大概有多少?我相信可能达不到这些,那标签越少就代表着我们越不了解我们的宝妈、我们的客户。
解决办法比如说线下往线上的上翻,以及建设成熟的会员标签体系。那么如何去建设会员标签体系,包括主观标签模型,客观标签模型,还有一级标签、二级标签、三级标签以及模型标签。虽然我们不需要100~200个标签那么多,也不一定要具备这样的数字化能力,但是我们手上50~60个标签,并且科学的标签体系总要建立的。
我再给大家几个数据,有一个600家门店的系统店,2021年的时候它的标签体系大概达到100多个,然后个人加上企业微信群大概是在2067个,总共是约20万人。2022年4月份上线了一个新的系统,我这里指的不一定的软件,也可以是新的政策。采用新的方法之后,在社群里面它们的老客激活度大概能够达到18~20%,新客占40%。
我说的数据并不是说它做得多好,相反我觉得针对它们来讲,我们这些门店其实也有自己的增长空间。这么多标签会不会更不利于管理?结论是,如果你这些标签都是根据mece法则来设计的话,那就很好管理。但如果这些标签它不是根据mece法则来设计的话,反而这么多标签就是累赘。mece法则是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管理当中提到的一种分类方法,简单来概括的话就是两种,叫完全穷尽,相互独立,也就是不遗漏不重复。以前我有一个系统店,他当时给我看了他的门店标签后,说余老狮我们门店积累下来历史标签有600多个。
后来我一看,白领是一个标签,618活动进来的是个标签,然后hr也是个标签。我们仔细来讲一讲, hr和白领的话,它其实互相之间有重合的。参加618活动的,它其实和白领又是有重合的。我刚才只讲了三个标签,如果我们想象一下600多个标签,说实话咱们的营销人员、门店运营人员就不用做生意了,每天就找标签吧。所以这样其实反而不利于我们去做运营,数据太多等于没有数据,所以数据一定要精准,一定要分类。
我今天想给大家讲的核心观念就是,我们门店往往觉得会员的忠诚度低。但实际上,不一定是会员的责任,很有可能是我们自己的责任,你有没有让会员在我们门店积累足够多的会员资产?会员资产指的就是,一个客户我们的门店里会员等级是怎样的,等级相对的权益是怎样的。
积分能干嘛用,怎么能得到这些积分,成长值大概是在多少,还有包括他有多少的现金是储在我们的卡里面?如果做到这些的话,你还怕会员离你而去吗?他还会被电商所轻而易举地转走吗?不会的!因为当他在离我们而去的时候,他会仔细思考一下,在这个店里还有200多块钱没用,我还有几个权益没用,我还有几次秒杀特权没有用,我还有多少张卡券没有用,我还有几千个积分还在那边。我前两天看到有一位店主说了一句话,我当时特别感同身受。他说:“有个客户买奶粉,跟他说不是我不买你们家,而是因为别人家比你们家便宜了9块钱。”当时,我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好气的是怎么就为了9块钱;好笑的是自己所在的行业是不是太难了。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子,如果我们今天把这个事情用另外一种场景还原回来:这位宝妈在你这里有500块钱的储值,或者说她在你这里是一个白金会员或者是黄金会员,她在你这里有4000多个积分还没有使用,有一天她发现其他家比你们家便宜9块钱,你觉得她还会轻而易举的不选择你们家吗?其实不会。因为她在你们家消费,得到的东西比这9块钱还要多。她能拿到你们家的积分有更多的作用,甚至是说,我成为你们家的黄金会员或者是白金会员,能参加你们一年一度的答谢宴等等所以说我的核心观念是,当我们客户在门店建立了会员资产以后,这个资产可以是有形的,比如说是积分卡券现金;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是参与某项活动的权益或者是一种服务。那么这个时候你觉得消费者还会单一的考虑货与货的价格比较吗?不会了。
分享一个目前比较新颖的关于消费者全生命周期的一个计算方式,阿里巴巴正式发布的方法论叫做“双轮驱动”。当中有提到说,全生命周期价值等于销售额的crb价值。crb的价值=销售额的贡献价值 利润贡献额的价值 传播贡献额的价值。也就是说,未来可能有一个宝妈她是满3万了会成为你的会员,可以享受你的答谢宴。也有的宝妈她虽然是买了25000元,但是她给你发展了30个新会员,这个时候其实我们是需要综合维度的去评价宝妈。
最后总结一下:第一个,到店率的问题。经历疫情后,到店率呈现断崖下降的背景下。咱们的母婴门店不能是快销店,而应该是专业店这样的一个逻辑。以前我们的母婴门店的能力是“一站式购物”以及“导购能解决顾客的各种问题”,但这两项能力已经被电商所卷走了,所以我们需要重构我们人货场的能力。
第二个,是奶粉的问题。面对第一梯队奶粉品牌对我们的掣肘,我们提到了第一个扶持第二梯队,第二个是交叉品类打击,还有一个就是品类的重构。
第三个,是会员忠诚度。通过会员资产去打造我们会员对我们的忠诚度。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